Circulation-Heart Failure: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指数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1/16 9:49:37
在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钠尿肽水平有所下降,而其他生物学标志物是否也是这样尚未有研究报道。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者旨在调查了不同体重指数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广泛的生物标志物的情况。
研究人员总共确定了可以评估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48种生物标志物,并且对参加PROTECT研究(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罗咯茶碱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和容量负荷过重的住院患者,并通过其对患者充血和肾功能的影响来评估治疗疗效的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的2033例患者测定以上48种生物标志物。PROTECT研究是一项比较罗咯茶碱和安慰剂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研究。根据体重指数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4组(<25,25-30,30-35,和>35kg/m2)。
研究人员已知2003例参与者的体重和身高,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0±12岁,男性占67%。研究者发现体重指数越高(>35kg/m2)的患者血压也越高,并且他们年龄更小,女性比例也越多。体重指数为<25 kg/m2的患者脑钠肽水平中位数为550pg/mL ,体重指数为>35kg/m2的患者脑钠肽水平中位数为319pg/mL(P<0.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脑钠肽(−β=0.250;P<0.00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β=0.095;P<0.007)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而高水平的尿酸(β=0.164;P<0.001)、肾上腺髓质素(β=0.171;P<0.001)、肌酐(β=0.118;P=0.003)、钠(β=0.101;P=0.006)和碳酸氢盐(β=0.094;P=0.009)与较高的体重指数相关。研究者发现对于180天的死亡率这7个生物学标志物和体重指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互作用。
由此可见,几种生物标志物的血浆浓度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或负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肥胖患者对这些标记物的解释应谨慎。虽然浓度不同,但其对180天的死亡率预后价值没有差异。